
封面文案的頭銜固然是一長串,推薦文也捧上天,但幾兩重還是可以從第一集看出頭緒來。
一揭幕就打算從謎團開始,當然很引人入勝,但我對這奇怪的大小姐—周含兒的年紀卻有點意見——七八歲——她的思考還有邏輯辯證的味道︰一回兒想︰『我便留在屋裡不去,也沒人會知道的。我還是別去吧!』一回兒又想︰『不,我答應那人要將東西送去,怎能失信於他?他好似快要死啦,我若不替他做到這事,替他捎去那些話,他一定會很傷心的。』(P.9、P.33)真是心思細膩,一點都不天真,可從後面看回來,這段前因背景應該是想要襯托主角們的天真性情才對,誰知聽他們說話還得加上個四五歲。這是角色第一個設定上的問題。
故事發展到楊州青樓時,出現了二十五六歲年紀的頭牌青竹,我直覺地想︰這年紀,好像有點大。問題當然不是出在年紀大,而是頭牌。也許是作者想延長青樓壽命吧!青樓女子自小就要學習笙管絲絃或書畫。嫖客多為軍政人員、士紳、大商人、黃金掮客。這裡是他們恣意取樂的地方,也是他們談生意、買官賣官、貪污受賄、投靠敵偽、挑撥內戰的場所。年紀大當然有優勢,但最大的優勢還是年齡……當然,這也有可能是這間青樓特殊的背景所致,暫且不管。
這段著重點是安排了一個民間團體青幫和主角的初見面作為伏筆,由內文注可知青幫屬作者刻意安排,理當要有所用途,不過再從後反觀回來,除了襯托出主角具有統領一幫的能力外,別無用處,這種民間組織一定是以利集合的團體,能吃飯比什麼都重要,雖偶爾牽扯爭鬥,但基本上難以跟擊劍任俠產生多大共鳴,只是趙觀的「負累」,這一點其實從趙觀另一身份︰百花門主,已可看出端倪,百花門也只是當他的跑腿用,算不上什麼身份頭銜。
說到這百花門,設定奇特是奇特,但很吊詭的是︰沒什麼人唾罵這種使毒的組織,手底下打不打得贏是一回事,但起碼嘴上得說二句,我相信江湖上的口舌敗類垃圾應該還蠻多的。
還是說回青幫,關於安排趙觀在青幫嶄露頭角的部份,第349頁敘述︰『卻見人影一閃,趙觀已快捷無倫地欺上前去,抓住了章萬慶的衣領,揮手便給了他一個耳光,登時打落他七八枚牙齒。他最忌人家叫他兔兒爺,大怒之下,出手更不留情………』這裡寫趙觀衝動的理由,其實就是讓他在青幫人面前顯了一下功夫手段,且是為人出頭,大大對了義字為先的中心思想。如此,356頁︰『江小兄弟在南昌孤身擒伏章萬慶,震懾群小,聲名早已傳遍本幫……………』看來似乎是不小心誤打誤撞,又好像是作者埋下的伏筆。但是,再往後看︰357頁:『自己百花門主的身份仍舊十分隱密,若要繼續保持這個秘密,出任青幫壇主不啻是個極好的掩護。』好像是在這時候趙觀才思考這件事的得失,錯了,早在321頁︰『我做這百花門主,不時得扮成女子現身,一個堂堂男子漢老幹這等勾當,實在不太像個樣子。我若要光明正大地以本來面目示人,還得有個什麼上得了檯面的身分才行。』原來這才是「揚威青幫」真正伏筆,只不過作者自己搞砸,把它給寫弱了,寫的一切都是巧合,跟這段發言無關,趙觀只是一時盛怒,對照下,這段未雨綢繆的打算只顯得多餘可笑。
另外,作者在寫作上的大毛病,第341頁開始有段青幫爭奪壇主前的辯論,這段寫得虎頭蛇尾,寫到『二人唇槍舌劍,又反覆爭辯起來。』後,居然只用一句『畢竟薑是老的辣,又談了一盞茶時分,李四標終於說倒了林小超』,這段問題太大了,前面二人也算激烈爭辯,各執一方且互不相讓,間中也不見轉圜的契機,怎麼可以讓作者一句『畢竟薑是老的辣』就唬弄過去,那前面在辯什麼心酸的?!這種寫法要是可以允許的話,那所有故事都可以掐頭截尾去中間,都甭說了。
同樣地,作者在後面的敘述也都很有毛病,老是想以幾句話交代事件、理論、甚至於感情,這也太奇怪了,不看細節,誰要看大綱啊?完全本末倒置。
卷一就以壇主作尾,整體上看劇情還可接受,用青樓當主角也算新鮮,但也有薄弱之處,花了大半篇幅敘述一個看不出重要性的周含兒也有點奇怪,是個頭重尾輕的角色,照理說是方便同時寫趙觀,不過我看這小趙觀到後來是二個人吧,小時有點魯直正義,要說遭逢劇變以致換了一個性,那也由作者去吧。劇情流暢的原因,作者文筆功不可沒,水準之上,用辭都有篩選雕飾,佐以雜學參照發揮,使內文不致無意義對話贅文推砌,這確是讓我啃下去的關鍵,若是文筆太差的話,不想浪費時間。
至於作者跟誰誰誰很像,有某某之風的廢言一點都不重要。
980820 修
990303 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