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當初買這部書的動機是因為它講了一點禪,其實我對鬼怪故事不很有興趣,只是隨著故事視角,左兜兜、右轉轉罷了。當然,這部不是推理小說,也不能藉由線索推斷出兇手,只能夠單純隨著主人翁空海走一步算一步。
我確信這種寫法是最糟糕的,那種感覺就像是在玩看不懂文字的角色扮演遊戲,只是知道到哪裡就會引發事件、才能過關,卻完全不知道為什麼!!所以會讓人有這種感覺的小說就是糟,故事全在作者腦裡,不好好描寫角色,只知道發展劇情,豈不是要讓讀者對這書下一個「看一遍就好」的結論!
對這部書有幾點在閱讀時破壞樂趣的敗筆:
一、不斷重覆。例如:東為持國天、西為………遇到一次就抄一次。
二、舊事重提。連載十七年,堅持故事未完不出書,結果便是提到一事件便重述來由,幫讀者提取記憶,偏偏年輕讀者才剛讀完,印象深刻。我以為要一次出完,不如在出版前再校閱一次算了。
三、排版問題。幾個字就佔去一行,看起來挺鬆散的。要是排滿版面可能只剩一半的本數而已。
就感覺上,我得說這部是虎頭蛇尾的作品,第二集之後人物的描寫暗淡不鮮明,全以事件發展為主,角色們的對話幾乎侷限於事件,完全失去了個性的流露和人物的真實感。我看得很痛苦。書名讓人以為空海是主軸,可作者扯了一個楊貴妃進來,而當我被書說服楊貴妃是主軸後,以為故事到鬼宴就說完了,誰想作者又回來交待空海的事,卻又顯得倉促匆忙。搞得我很混亂。
「啊,我寫了多麼精彩傑出的故事啊。哎,實在,真是讓人受不了。」作者夢枕貘在〈後記〉裡如此自信滿滿寫道。構思、執筆、連載歷時時17年,原稿總數超過2600頁的大河小說於是在此劃下句點!
即使花了十七年構思,我還是在裡頭看到其他故事的影子:白龍丹龍對決前夕,丹龍為了成全白龍先遛了,沒想到楊玉環愛的是丹龍。這段故事在漫畫《魁!男塾》,神拳寺的一段愛情悲劇裡已經上演過一遍了。
作家,為自己作品而得意;
讀者,為自己博覽群書似超越作者而得意。
作者,讀者,究竟誰幸福一點。
990827 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