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跟脾氣相處了這多年,對它瞭解不少,卻也很難捉握。脾氣來得快,其實去得也快,只是容易留連、加工、再生。

我以為,情緒在生理上都只是神經激素作用,到底激素對不同的情感來由具不具備區別能力,無從得知,但就從激素沒幾種來看,情感區別性大概不大,又或是層層疊疊的複雜,因此有哭笑不得、五味雜陳的說法。

就像有人會簡化說:所謂程式不過就是0與1的組合,此類說法失之粗簡,我以此法套用到情緒上便成:

所有情緒不過就是激素作用而已,人們甚至連哭笑都分辨不出來。

也因此,其實激素作用其實是極為短暫的,沒理由為了一件事氣了老半天,反應過去了,甚至於連感覺都沒有留下,根本沒有能力去記憶感覺,只有語言「記憶」了感覺,只有認知「記憶」了感覺,只有自己「記憶」了感覺。很有可能,自己不斷在心裡「再造」當時的感覺,誰會知道這「再造的感覺」是不是和最初一樣呢?一件事又怎麼會讓人「不想不生氣,愈想愈生氣」呢?

人會因為受到污辱而生氣
人會因為痛而生氣
人會因為不順遂而生氣
人會因為受催促而生氣
人會因為愚蠢而生氣
人會因為自己而生氣,人甚至會為了別人而生氣。

有什麼好生氣的呢?
受到污辱不會抹殺自己的價值
痛不會永恒存在,脾氣上來時,痛覺都快過去了
對週遭有太多的要求、奢求,才會不如意
不能依循自己的步調,才會因催促而緊張、不耐煩
自視甚高,才會輕視樣樣不如自己的人

有什麼好生氣的呢?因為自己不是「真人」

人實在有太多缺陷了,人生最大的不如意就是「心」
只要把心拿掉,誰都能真正地掌握自己,控制情緒更是易如反掌至乎無有情緒。
如果心不那麼愛搞怪,是不是就能事事如意了呢。

練心才能得到好脾氣。我到現在只碰到幾位好脾氣的人,判定標準不是有沒有生氣,而是最大容忍。只要沒有碰到不如意的事,誰都不會生氣,誰都有好脾氣?那只是環境的配合而已,那只是自己有意營造的假象,所以老人常告戒:出了社會,你這脾氣就要改了。因為社會是無數個脾氣對一個脾氣,那孤獨的脾氣就是自己的,不如意就產生了,能不能在不如意中活得泰然、安適而不勉強的人,那才是真正的好脾氣,真正的隨遇而安。

這只能從心鍛鍊起,一定要時常問自己:有什麼好氣的?不否認這可能是一種催眠或是去敏感化,但還是希望能透過和自己最直接的提問,找尋向上提升的可能。

例如,從國小就看過,現在貼在我臥室的勸世歌:

莫生氣

人生就像一場戲,因為有緣才相聚。
相扶到老不容易,是否更該去珍惜。
為了小事發脾氣,回頭想想又何必。 生氣還得承擔後果
別人生氣我不氣,氣出病來無人替。
我若氣死誰如意,況且傷神又費力。
鄰居親朋不要比,兒孫瑣事由他去。 人比人氣死人  
吃苦享樂在一起,神仙羨慕好伴侶。


話說回來,我為什麼要不生氣呢?
就算發脾氣,一樣能過得很快樂,好。高啊。

脾氣啊脾氣,我還是搞不懂你啊~~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dolphwolf 的頭像
    adolphwolf

    安靜的狼

    adolphwo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